● 澳洲 - 蝦子

 
 

身為「次大陸」的澳洲四面環海,因此海鮮理所當然成為他們的重要食材,其中蝦子更是極具特色的食物,澳洲有一種淡水龍蝦名為「紅鰲螯蝦」,只生長在大洋洲,不過因為濫捕,現在已被列入瀕危物種,不能再亂吃了!

 

● 義大利 - 蕃茄

 
 

義大利的代表食物不是應該是「義大利麵」或是「Pizza」之類的嗎?不過仔細想想,這兩項料理似乎都跟「茄汁」離不開關係,而且最道地的義式料理似乎也少不了蕃茄的提味,這麼一想才發現其實蕃茄還滿能代表義大利半島的嘛......

 

● 美國 - 玉米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玉米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呢(當然,熱量也很驚人,所以減肥的各位水水們,千萬要忌吃玉米嘿!)。

玉米原產於中美洲,是當地原住民印地安人所培育的主要糧食作物,大約在16世紀傳入中國,當時中國人稱它為「玉麥」,後來才開始出現「番麥」、「西天麥」等稱呼。而「玉米」之稱,則是明代名臣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給它們的正式稱呼,所以仔細想想,其實台語我們叫它「番麥」,反而是種古名呢!

 

● 中國 - 麵條

 
 

其實比較能代表中國的糧食作物應該是米飯,只是對於外國人而言,中國飲食太博大精深,光是麵條竟然就可以分成10幾種之多,實在是很驚人的;目前中國、阿拉伯和義大利都聲稱自己是麵條的發源地,不過世界上最早關於麵條的「文字記錄」則出現在中國的東漢時期(約西元25-200年),因此較有可能是發源於中國。

中國的麵條由於製法、調味的不同而種類繁雜,各省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特色的麵條作法,根據中文維基百科的舉例,就有包括青海的麵片、新疆的拉條子、陝西的油潑麵、北京的炸醬麵、甘肅的蘭州拉麵、山西的刀削麵、四川的擔擔麵、廣東的餛飩麵(雲吞麵)、香港的撈麵、武漢的熱乾麵、貴州的花溪牛肉麵、腸旺麵、河南的燴麵、臊子麵、陽春麵、龍鬚麵等等。

難怪外國人會選擇麵條作為中國的代表啊!

 

● 法國 - 麵包與乾酪

 
 

法式料理貴為世界四大料理之一,其中「乾酪」是極具特色的一項食材,所謂的「乾酪與葡萄酒」,是法式餐食在主菜之後、甜食之前會登場的一道「料理」,是從主食過渡到飯後甜點的重要歷程,馬虎不得!

不過由於乾酪的營養太高,如果食用後還配上營養價值也不低、亦難消化的肉食品易引發消化道問題,甚至因腸胃發脹而引起不適症狀,因此一般都是搭配輕食作食用,如麵包、沙拉,或者直接乾吃,猶太教的飲食規則中,甚至直接明令禁止肉乳相混的「混搭吃法」。

所以麵包配上乾酪的吃法,不僅是最有法式風情的搭配,也是最健康的一種吃法哦!

 

● 日本 - 海草

 
 

四面環海的島國日本,其實境內有很多不錯的食物揚名國際,包括壽司、生魚片、拉麵和丼飯等等,可是因為受中國料理影響甚深,為了避免兩者的代表食材同質性太高,這邊外國朋友是選用了「海草」作為日本的特色食材。

不知為何,好像覺得哪裡怪怪的是吧?!

 

● 非洲 - 香蕉與大蕉

 
 

香蕉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原產於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後來逐漸透過西方各國的貿易與殖民而移轉至全世界的熱帶地區種植,而且在台灣被當作水果的香蕉,其實是世界總產值第四大的食用植物,僅次於米、麥及玉米,驚人吧?

還記得嗎?連動畫電影《神偷奶爸》裡面的小小兵,也愛死香蕉了!

 

● 紐西蘭 - 奇異果

 
 

提到奇異果,大家都會想起紐西蘭,這幾乎是紐西蘭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和食品了,不過熊編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奇異果的原生地根本不是紐西蘭,而是中國!

根據中文維基百科的資料:奇異果,又稱獼猴桃、中國醋粟,本來的原生地是中國,不過在1904年的時候,有一位伊莎貝爾女士把中國湖北宜昌的獼猴桃種子帶回紐西蘭,然後利用將此種子提供予當地的果樹專家,最後成功培育出紐西蘭第一株的奇異果樹。

到目前為止,紐西蘭所出產的綠色奇異果「kiwifruit」反而成為世界知名的食品,紐西蘭官方也很願意投資在奇異果的營銷、研發,因此反而成為紐西蘭的代表食物了。

 

● 英國 - 餅乾

 
 

據說餅乾是伊朗人所發明的,不過食物無國界,傳入英吉利半島後,愛喝下午茶的英國紳士女士們則是將其發揚光大,不但和著名的「下午茶文化」作結合,還研發出多種製造法、搭配吃法,成為一絕。

 

● 印度 - 香料

 
 

香料是食品調味很重要的元素,不過由於歐洲幾乎不產香料,為此他們還透過「地理大發現」前往東方世界「挖寶」,當年歐洲航海家為了取得前往印度的最短航海路徑,近而觸發一系列「發現東方」的事件,最後的收穫除了發現一條香料的貿易途徑之外,也和東方世界作了更直接的接觸,因此以香料作為印度的代表,實在再適合不過了。

 

● 南美洲 - 柑橘

 
 

柑橘的種類很多,包括橘子、柑、甜橙、酸橙、柚、葡萄柚、檸檬等水果都是,而南美洲的眾國家是主要生產國,而同時柑橘類的水果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水果,年產量甚至驚人地超過1億公噸,其中巴西還是世界上產柑橘最多的國家,領先中國、美國等國。

以此代表南美洲,您們覺得如何呢?(至少這鮮豔的顏色跟熱情的南美洲,是很相符的組合!)

 

以上就是本週《KUSO七周刊》為您精選的「世界食材地圖集」,是不是既有趣又好吃呢?而且這是熊編難得認真跟大家分享冷門知識的一次專題(是怎樣,之前都不認真嗎 XD),不曉得大家看完有沒有什麼收穫呢?

吃也要吃的有學問,是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料理 美食 世界
    全站熱搜

    jiakl2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